全市水环境质量达到近二十年来最好水平。
因此,要充分重视电力体制,特别是着力研究电网的作用。总之,碳市场连通问题需要有整体论证和规划,否则开始做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意见。
没有这种电力时,该节电节电,尽量减少从大电网上拿高价电。但这么多年来未得到真正落实。第三个是交通,涉及出行过程中是否使用化石能源的车辆等。因而,对于宏观经济调控来讲,可能有一些消费品价格会提高,会产生通货膨胀效应。3.消费端可以做很多具体的行为调整和技术研发来推动碳减排有不少人在发言中都提到了消费转型问题,消费确实是低碳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美国在碳市场建设方面还有待明确的行动。在发电端方面,光伏发电或者风力发电每千瓦的装机成本降低并不就等于说电力成本降低,因为要进入电网的调度过程,涉及调度能力、可行性、成本和优化,非常复杂。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控制区域是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的通告》规定范围内的区域。
(3)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本预案要求编制本部门应急预案,细化分解任务,重污染天气发生时负责组织实施,对涉及本部门监管的单位要及时更新减排措施项目清单并落实措施。4.3.2.2 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1)倡导使用优质燃料。(9)市水务局:负责牵头督促水务建设工程落实扬尘控制措施,动态更新应急减排水务建设工程清单。成员单位及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制定本单位、本部门应急预案,并负责管理和实施。
(2)市气象局负责环境空气重污染气象资料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预报和报告。(8)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加强公共交通运力调度组织,提高公共交通运能,做好公共交通应急疏运保障工作。
负责指导各区违建拆除工程施工的扬尘污染防治。重点企业减排操作方案要包含企业基本情况、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涉气产污环节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并载明不同级别预警等级下的应急减排措施,明确具体的停产生产线及工艺环节,并制定公示牌,安装在厂区入口等显要位置。红色预警: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预测AQI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3.3.2 橙色、红色预警措施在采取黄色预警措施的基础上,成员单位值班人员24小时上岗,保持通讯畅通,市生态环境局、气象局会同有关专家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会商,预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预测环境空气重度或以上污染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和强度,提出措施建议,并及时向市政府及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相关信息,由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增加向社会公众发布通告的频次。
应急响应内容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4.3.1.3 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1)机动车限行。(2)由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成员单位、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发布应急响应结束信息,市委宣传部协助协调媒体做好相关新闻报道工作。3)环卫、园林、道路养护的专项作业车辆,殡仪馆的殡葬车辆。
在保证电力供应平衡和电网安全的前提下,电力调度机构可合理调控燃煤机组负荷率,压减煤电机组发电量,减少煤炭消耗。相关职能部门应对企事业单位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应急响应期间偷排偷放、屡查屡犯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停止生产,除予以经济处罚外,还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3.3 Ⅰ级应急响应措施4.3.3.1 健康防护措施发布健康指引。停止产生主要影响的民用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行为。
专家组由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监测、气象、卫生健康等方面专家组成,由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召集。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每日至少增加两次,全面落实覆盖,确保不起尘,停止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作业。负责制定燃放烟花爆竹管控措施。3.2.2 预警发布预警信息发布遵循归口管理、统一发布、快速传播的原则,按照《广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规定》执行。3.2.3 预警等级调整和预警解除预警信息发布后,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密切关注重污染天气发展趋势,会同专家组加强研判和跟踪分析,提出预警调整建议按程序报批。当达到发布健康防护提示性信息条件或以上时,由市生态环境局与市气象局联合发布环境气象快报到市政府及成员单位。
2.2 职责2.2.1 市应急指挥部(1)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作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出发点,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重污染天气对公众身体健康的影响。
4.3.3.2 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1)倡导使用优质燃料。4 应急响应4.1 响应分级应急响应分为Ⅲ级、Ⅱ级、Ⅰ级等3个等级,对应黄色、橙色、红色预警。
针对不同首要污染物,实施重污染天气分类分级应急管控措施:当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时,重点控制二氧化硫(SO2)、颗粒物(PM)、氮氧化物(NOx)排放,其次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4.3.1.2 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1)倡导使用低排放原辅材料及燃料。
单双号限行:按机动车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实行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单号为1、3、5、7、9,双号为2、4、6、8、0。飞机、船舶和机动车等维修企业减少喷涂作业。8.4 监督考核各区政府应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市有关职能部门应制定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各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和各部门应急预案中要逐级细化各项措施,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事项,加大对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工业源、移动源和扬尘源等减排措施的监管力度。可根据本地污染物排放构成调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比例,但二者比例之和不低于总体要求。
2.2.2 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负责组织专家组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应急会商。8.2 应急培训市、区政府负责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培训制度,根据应急预案职责分工,制定培训计划。
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调休、错峰上下班等弹性工作制。1.5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4.3 响应措施(1)各区应逐个排查本行政区域内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等各类污染源,摸清污染排放实际情况,明确应急减排项目清单,可根据实际执行情况,于每年8月底前调整应急减排清单,并报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4)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协助市生态环境局落实应急重点企业停产限产措施。
对纳入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期间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名单的企业实施停产限产措施,持排污许可证的有关单位应及时根据重污染天气停产限产措施情况执行排污许可证中特殊情况下许可限值等相关内容。3.1.2 会商市生态环境局和市气象局应建立健全日常会商研判机制,当预测未来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时,及时发起应急会商。2.2.3 成员单位(1)市委宣传部:协调媒体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倡导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燃油私家车出行,驻车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有条件的尽量选择电动汽车等方式出行。
8.3 应急演练市、区政府应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明确演练目的、方式、参与人员、内容、规则以及场景等,重点检验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响应措施落实、监督检查执行等情况,演练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应急措施和机制。(3)市教育局:加强对在校学生重污染天气健康防护知识的宣传,负责督促中小学、幼儿园及时接收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当重污染天气达到黄色及以上预警时,中小学、幼儿园应停止组织室外集体活动。
督促各区组织企业制定和落实一厂一策实施方案。(5)市公安局:负责根据限行方案组织落实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交通管理措施。
3.2.4 区域应急联动当接到省级或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发布的区域预警提示信息后,若我市污染程度超过区域预警等级,按照实际情况发布预警信息并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4)负责应急响应结束后组织各单位实施应急响应情况总结及评估。